2005/06/24

不僅如此的出版—一座孤讀的島嶼

 
  網路文章集結出書,有一個難關是除了因為人情而買以外,讀者一定會問,編輯一定要想:「這些文章在網路上都看的到了,為 什麼要買書?」若是小說,還可以說是為了一次看到底的整體性,但是隨想隨寫的散文、評論怎麼辦呢?再加上,如果我甚至是一個已經都看過文章的讀者呢?

  提這問題,是有點要置人情不顧的味道。

  雖然人借窩在出版社之下,平常做的不太跟出版相關,但耳濡目染到處走走看看聽聽之下,倒也對「出書」這事學了不少。知道「搞爛」一本書其實不是難事,做好才難。看見書也懂得了看看書系,看看編輯、美工、排版,甚至是掂掂紙質、紙張厚度、重量等等這些以前視而不見之處。
  也正是此時,恰好遇到網路角頭果子離新聞台集結出版,書與台同名,遠流出版。作為忠實支持者底當一推,只是綜合上述疑問與新學,順便讓這書無辜的成為我練習「檢視」的對象。

  封面是長這樣的,頭上一對行色匆匆的腳,下踩了一大片藍,乾淨俐落點出了「晃蕩」(只是用的紙太薄,雖是為質感,對粗手粗腳的人來說還是帶來了點困 擾。)翻開分五輯,【流放書鄉】談與書相關,以此為始,那個好奇愛東張西望的眼睛延伸看向世界,於是有了看片子聽音樂的【流轉聲影】;有讀出書外的【流散 頁碼】、看人生百態的【流動人口】,最後收束在自我呈述的【流離思索】。

  「原來這人是這樣談的」。你說。「南腔北調」因此有了個曲,描出了輪廓脈絡,散文本容易顯得單薄的弱點,也因為這樣的主題匯集,有了個更清晰的視野。 文章雖不新,但一番整頓後連早已讀上千百遍的老讀者都被給了個新的看見,你重讀一遍,又再度撿拾到前從可能遺漏在字裡行間的語意。

  還有那些偶翻忽見的攝影圖文。

  不識攝影者,但顯然是高手,鏡頭掌控不濫情,讓影像內斂充滿餘韻。裡頭有閒散生活,有沈思,總不脫作者的性子。高談闊論從「夏樹‧小齊‧宗一郎」講到標題引人側目的「從好屌到屄屄舞曲」,一系情色相關後,來了一個杯子裡頭兩隻定格的玻璃大眼小魚(果凍 蠟燭?),旁邊跟你說「魚水之歡,有時候只是淺淺的目光相對」。你因為圖和文而會心一笑,以為是個結語,沒想 到它還順帶替底下那篇「性女傳奇」當開場,不過這一切大概都跟愛狗小犬無關,因為牠剛剛「從書堆旁睏醒」;或者,略略冷肅說完社會歷史的「從檔案羅蜜歐到全民公敵」和「我喜歡這樣想你」,接著捧起一杯咖啡,說「我的咖啡時光、午茶時間,遠超過勞動時數。所謂幸福,莫過於此。」你原本被勾起了沈重 的思索,忽然間放鬆了下來,有點好氣好笑,然後他跟你談「金安城小記」,再下來又一個人低著頭站在同安街109巷沈吟「昨日的紀州庵,明日的台北文學館。在文學、歷史面前,人變的謙卑」,提醒你看向另一個 遼闊的時光長巷。諸如此類。這樣的編排,有些隨意,有些刻意,或隨意或刻意,要讀入或讀出,影像與文字匯成了「人」,以及一個其實慎重,卻又將之雲淡風清 的人生哲學。

  攝影師始終沒有出聲,把鏡頭讓位給主角,但你仍在某一幅偷瞄到了一點吉光片羽,約在書的正中央位置,照片裡是地上一灘水,一些枯葉與反射之光。這次作 者讓為給攝影師,他說「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攝影齊夬(雨漣註:「夬」念「怪」),比我更能體會其中奧妙。他老兄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點, 什麼原因拍下這張照片。合作過程,我受益良多。

  於是你知道了這些種種的背後,這座孤島的現身,呈現的已不只一人,還有交會的光芒。小小的,不太大,你知道,他們不愛大起大落的招搖,只是曖曖內含光,又帶了一點人到中年才會有的自在,邀你喝茶。

  編書賣書,若不賣流行不賣噱頭,「恰到好處」就成了功力。編輯傅月庵把他自己說的那個「就是成天買書看書、看電影電視、上網、遛狗、寫文章,日子過得清淡而自在,風險自付卻不退縮」的果子離扎扎實實抓準了,甚至一些可能連果子離自己都未察覺的「特異之點」,也恰到好處的拎了出來。恰到好處的給人會心一笑。

  「恰到好處」。這大概是我們這款年輕人還要學很久的技術。

  於是至此我開始欣羨。欣羨這個作者哪裡修來的福,遇到個讀懂他如此的知音,還幫他編書出版;也欣羨這個編輯,既懂人又有能,幫一個自己欣賞的人編出一 本好書,作夢都會笑。重點是,「不良中年」對上「不良中年」,撞出了這一堆的火花,那些以為散文雜記不過爾爾,搭在一起賣個名字就可以上架的編輯們,該小 心了。

  這樣一路說下來,還能算推書嗎?好像說來說去都是誇編輯,但這書作者應該也嘎編有份,一起捧了,不算太過份。再者,雖然通篇談編輯,但誰都知道那是個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行業,若不是遇到了對的作者,文和人都如傅月庵所說「有常識知識,有聰慧智慧,以及更多的悲憫」,有說法有想法,還有一點人生歲月 的洞見,婦再巧,米不良,終究無佳餚。

  此記,順是要給自己一個說法。所謂出版,不僅如此,可以這般。

註:一座孤讀的島嶼 遠流出版

****************************

後記:你可以不看的自言自語

  關於「給個說法」

  我常有一種需要「給個說法」的困擾。尤其對於那些理所當然的事情。還有,那些理所當然應該買的書。越是看起來想都不要想的理所當然,我就越不安。「真的就是這樣了?」「真的嗎?真的嗎?」用一種皺眉站在角落的姿態,白天晚上,追問自己直到地老天荒。

  當然,我真的不是要特立獨行,我不是那種滿身帶刺冷眼看人世的人,大多的時候,我思考,也有很多時候,我存而不論;更多的時候,我以一種敬重的仰視角 度,試圖把那些看起來真的很OK的答案灌進腦海來安定自己的神經。偏偏,就是會這樣,腦袋就是有一塊地方並不合作的,分泌出某種特異激素,不斷不斷的刺激 腦門。

  這書也是這樣的。我知道我真的可以不必再說它多好多好,但是我並不甘心,我就是覺得,它不只是「一個蠻知名的台長出了一本集結新聞台文章的書」或者 「因為是熟人所以當然要推」等等這麼簡單的理由。閱讀,那麼的自私,而且常常不留情面。你可以為了很多檯面上的理由買一本書,可是,這書到底好不好,值不 值得推薦,卻又是個檯面下多尷尬又現實的問題。

  所以,「應該可以不僅如此」,這原本是我偷偷藏起來的期待,但這書跟我說,「這是可能的」,我因此極其開心而振奮,遠超過作者是我認識的人的那種欣喜。我因此很謝謝編輯(好像除了魚頭老大還有另外一個人)跟果叔,還有所有一起把這本書做的這麼棒的每個人。

  當然啦,可能我也想太多了。不過我想這一定是一種病。就是這種病,讓我必須以上面不算短的文字描述完一大段可能沒什麼「創見」而且別人都知道的事情。 (我因此永恆羨慕著那些有能力說服別人的人,他們帶給了別人心有靈犀與光亮。而我,在此以先,我其實只是不斷不斷的,試圖說服自己。雖然,每當這事完成, 往往一切又是過往雲煙,成為我沒有追上的時間。)但是現在我居然不太想痊癒。覺得生這種病,也蠻好的。

  如果,你實在萬分不耐,請原諒我。因為,我只是個生了奇怪病的怪胎。XD

2005/06/22

一個有32張臉的「怪胎」

 
今天是銀娟畫展的最後一天,
這篇放在這邊當作存檔跟紀念吧。:)


  有過這樣的經驗,在換「追夢人」專欄時,配圖是之前某篇文章曾經用過的(當然是銀娟的作品),同一幅畫,再度擺在另一篇文章裡,卻仍然可以極為貼切的點出什麼來,不會感到任何的不妥。

  所謂插畫,一幅畫一個故事,照理來說應該是如此的,但看銀娟的畫卻不是這樣,好像那畫可以有很多種詮釋,很多個故事。

  一直琢磨著這種體會所為何來,週日去了畫展,看見「真跡」,那種感受也逐漸成形。那是32張被打散的臉孔。沒有順序,不知何時,輪流出現的。當然,桌上有即將要出版的繪本作品的手工完整版,把圖像給串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我也很欣賞畫展裡這樣被打散的設計。本來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會是什麼樣的臉。

  彎曲的臉,放大或扭曲的臉,一邊大一邊小的臉,抱著抽屜的臉,飄盪在海裡的臉,在夜半時分仰望仰望高樓的臉......近看了才更從油畫裡的線條、力道、色彩知道,裡面暗藏了更多細膩的自省秘密。迷茫思索時眼神是旋轉的,外在與內在衝突時面孔總是充滿複雜的色彩,有時候連左右眼都會自己打起來,想去不一樣的地方。但當純真的歌唱、幻想如同孩子時,眼神平滑而閃著的亮光。

  「我」是這系列畫裡的主角,雖然扭曲或色彩複雜,甚至影子大到壓過實體,卻不會因此成為滄海一粟,或者透露虛無。「我」是多面貌的,作為一個孩子、一個女性、一個員工、一個妻子、一個陪伴人的好朋友、一個落寞或孤僻的個體.....,「我」從不同的身份觀看自己,平靜、喜悅、沮喪、寂寞,「我」直率的描述、剖析,同時又懷抱溫情和接納。

  曾經很好奇而有點八卦的揣想,這對夫妻,一個開朗一個內斂,一個寫小說拍紀錄片,一個畫畫當社工,是什麼把他們湊在一起的?

  看完畫展後這個問題不問了,這兩個人根本是在作同樣的事,一個在小說中自我追尋,用紀錄片陪伴關切人,另一個是以社工員的角色走進人群,同時又用繪畫走入內心。更叫人讚賞的是,彼此都有默契的支持著對方的夢想,在適當的時候,成為那個成功(女人/男人)背後那個偉大的(男人/女人)。

  展場裡我最喜歡的一幅叫「怪胎」,那是唯一一張長的不像人臉的外星寶寶,張著一雙大大的眼睛,抓附著一顆小星球,飄在外太空。旁邊的文字解說說,很害怕別人知道真正的自己,其實是個怪胎。
  我也常覺得自己是怪胎。於是站在這個怪胎前,看著他其實透徹著,充滿純真的目光,我心裡想,這個面貌多變卻不放棄凝視自己的「怪胎」,真是可愛極了。
 


**************************

<我的32個臉孔──蔡銀娟另類插畫展>

一個討厭自己的人
32張不為人知的臉孔
串成一則神祕而獨特的故事

展覽時間:6. 12(日)~6. 22(三)9:00~17:00(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北市社會教育館(八德路3段25號)2F
洽詢電話:0915-105-378

 

2005/06/21

悠悠的四個月時光

 
以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想把自己搞瘋,就隔了四個月才寫一次書庫。呈現瘋狂狀態的盯著書櫃和床旁邊的書看,記憶失蹤,除了在茉莉買的因為標籤上都會貼月份,可以幫助我喚起微薄的印象外,其他已經完全記不清誰先來誰後到了。自作孽,做的到底是書買太多的孽,還是懶惰不抄書庫的孽?

基督教音樂之旅 上海人民出版社

這一本哈屁看到請不要揍我。@@。那時貼博客來網址推薦給我的時候,我還一副興趣缺缺的樣子。結果前一陣子去問津堂找一本網友推薦的「現代西方哲學理論」找不到,也沒法訂,悻悻的晃了一下,翻了一下這本,覺得還不錯,就帶回家了。

《後現代交鋒叢書》 北京大學出版社

福柯與酷兒理論
維特根斯坦與心理分析
德里達與歷史的終結
霍金與上帝的心智
海德格爾與納粹
愛因斯坦與大科學的誕生
哈拉維與基因改良食品
尼采與後現代主義
鮑德里爾與千禧年


已出未買

達爾文與基要主義
佛洛依德與虛假記憶綜合症
拉康與後女性主義
麥克魯漢與虛擬實在


待出待買

海德格爾、哈貝馬斯與手機
柏拉圖與因特網
艾柯與足球


這個系列是知道之後就決定要收全套的,先收了博客來上的,不過我最感興趣的是「麥克魯漢與虛擬實在」還有未出待買的那三本。現在還在跟霍金奮鬥中。優點是書薄,攜帶蠻方便的。

哲學社會學類

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德斯蒙德‧屠圖 左岸
走向十字架的真理 劉小楓 風雲時代
哲學的慰藉 艾倫‧狄波 究竟出版社

法蘭西與聖心崇拜 Raymond Jonas 麥田
知識社會史 Peter Burke 麥田


(忽然發現上面那兩本譯者是同一個人,還真是巧。)

中文書系

我們之間 蘇偉貞 洪範
陪他一段 蘇偉貞 洪範
狼圖騰 姜戎 風雲時代
靜止在,最初與最終 袁哲生 寶瓶文化
你不相信的事 張蕙菁 大塊


買時不查,我們之間和陪他一段重複率有百分之五十,但無妨。「陪他一段」真的是經典。

貓玲玲撿男人(簽名版)
一座孤讀的島嶼 果子離 遠流
夏綠蒂的愛情習題 蔡銀娟 草根


這三本應該不用解釋(小憩作者群系?)剛好都有作者簽名(雖然第一本不是簽給我的),就通通放一起吧。

西方文學

夏先生的故事 徐四金 小知堂文化
玫瑰的名字 Umberto Eco安托伯‧艾可 皇冠
教父(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麥田
蜂蜜罐上的聖瑪莉 Sue Monk Kidd 新苗


馬丁貝克系列

薩伏大飯店
壞胚子
弒警犯


七月前把剩下兩本收齊有望嗎?七月被凹上去週會讀書分享時想要請他們出場耶。昨天查了上鎖的房間,博客來上根本還是「即將出版」的狀態啊,被魚頭老大唬了。><

藝術相關

波希
雷捷
庫爾貝
布勒哲爾


繼續在師大茉莉收巨匠。

梵谷畫冊
梵谷傳 大地出版社
Hopper(藝術家、塔森各一)


梵谷畫冊和hopper都要感謝慷慨的哈屁大師m(_ _)m

電影相關(含原著及種種其他)

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 Danusia Stok編 遠流
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英文劇本
我暗戀的桃花源 鴻鴻◎月惠編著 遠流

六呎之下(Six Feed Under) Howard Hodgson  商周
有你,我不怕 Niccolo Ammaniti 皇冠
陪我走到世界的盡頭 方智


這,忽然深深覺得自己應該要檢討一下買電影原著的習慣。......

2005/06/01

謀殺也得作廣告

謀殺也得作廣告(murder Must Advertise)
Dorothy L. Sayers

  布萊登先生已經進入費氏廣告公司一個星期,也自其中獲得不少新知識。首先,他學會一些廣告中常用的字眼。其次,他發現阿姆斯壯先生較為偏好經精心繪圖的設計,漢肯先生則視這種藝術工作為浪費時間。第三,「百分之百」這個字不能出現在廣告中,因為這會替客戶惹上官司,還不如用「最高品質」、「最佳選擇」、「在最好環境包裝」等措詞來的妥當。第四,「我們的模型工廠可以提供數以千計的英國勞工工作機會」,並不絕對等於「我們只請英國勞工」。第五,北英格蘭人喜歡含鹽分的奶油及瑪乳琳,南方人則喜歡純品風味。第六,《晨星日報》絕不接受帶有「治癒」字眼的廣告,但可以接受「解除」或「改善」等溫和用語;同時還可發現,宣稱能「治癒」任何疾病的藥品,一定要登記為專利醫藥,並且蓋有一個昂貴的戳記。第七,最具說服力的總是靠嘴巴說出來的,有些商品本身貨真價實,為了某些緣故,卻落得銷路不佳的下場。第八,一個標題能以想像力牽強附會加以解釋的話,就代表英國人民一定看的懂。第九,繪圖師最大的目標是把文字完全自廣告中剔除;相反的,撰稿員的想法是用盡冗詞將空間填滿,不留任何插圖的餘地;而負責版面設計的則是居中,過著悲慘的生活,負責整合兩個對立的極端。這三個部門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痛恨客戶要求加入折價券、贈品、醜陋的卡通畫及各經銷商一覽表,不僅打散原來完美的設計,對他們個人品味造成傷害,還形成大家的困擾。

************************************************

  告訴英格蘭,告訴全世界;多吃些燕麥;照顧好自己的氣色;不要任何的戰爭;用「陽光」擦亮你的皮鞋;問問你的家庭用品商;小孩子喜歡麥芽糖;準備去會見你的上帝;桶裝的啤酒喝起來才過癮;試試熱狗三明治;嘶嘶將灰塵一掃而盡;給他們元氣碇;史耐克湯最適合成群的朋友共同享用;晨星日報,竭至目前為止最好的報紙;選擇棒棒保護你的利益;使用鼻通停止如雷的鼾聲;採用汽水片給你的腎來一次大掃除;喝鮮能淨化你的血液;在你嬌嫩的皮膚覆蓋羊雪;汽水藥丸讓你活力充沛;飄然把你吹向未來......

  繼續作廣告吧,反正你擺脫不了它!

===============================================

幫應叔叔從師大茉莉拿回來的謀殺專門店系列之一,因為趕著交給書主,這兩天熬夜看完,(更正確的說,百分之八十是昨天「晚上」,早上三點半才「開始」睡。)至於為什麼會淪陷,則是前幾天在看的《四季奇譚》的「夏日的沈淪」裡,一個老師跟太太說他覺得那個偽裝成男孩爺爺的納粹,長的像賽兒西筆下的這個「溫西爵爺」(就是布萊登)。而好死不死的這本書正好就是賽兒西的溫西爵爺,忍不住想知道這傢伙到底長什麼樣子。(後來證明英國人內心推崇的人,總是帶著一股維多利亞式的貴族氣。瀟灑、進退得宜、學識淵博並且充滿魅力。這位先生跟白羅比起來,簡直是個貴公子哥兒。國情大不同,真是太有趣有趣了。:)

這書寫廣告業寫的太有意思又一針見血了。至於誰被殺,怎麼殺,毒品到底又怎麼交易的,老實說,我已經快要開始忘記了。最近重拾一些推理偵探小說的心得是,我喜歡藏故事背後對人性和社會的隱喻,遠勝於到底「案子」長什麼樣子,又是怎麼破的。
 

謀殺也得作廣告

謀殺也得作廣告(murder Must Advertise)
Dorothy L. Sayers

  布萊登先生已經進入費氏廣告公司一個星期,也自其中獲得不少新知識。首先,他學會一些廣告中常用的字眼。其次,他發現阿姆斯壯先生較為偏好經精心繪圖的設計,漢肯先生則視這種藝術工作為浪費時間。第三,「百分之百」這個字不能出現在廣告中,因為這會替客戶惹上官司,還不如用「最高品質」、「最佳選擇」、「在最好環境包裝」等措詞來的妥當。第四,「我們的模型工廠可以提供數以千計的英國勞工工作機會」,並不絕對等於「我們只請英國勞工」。第五,北英格蘭人喜歡含鹽分的奶油及瑪乳琳,南方人則喜歡純品風味。第六,《晨星日報》絕不接受帶有「治癒」字眼的廣告,但可以接受「解除」或「改善」等溫和用語;同時還可發現,宣稱能「治癒」任何疾病的藥品,一定要登記為專利醫藥,並且蓋有一個昂貴的戳記。第七,最具說服力的總是靠嘴巴說出來的,有些商品本身貨真價實,為了某些緣故,卻落得銷路不佳的下場。第八,一個標題能以想像力牽強附會加以解釋的話,就代表英國人民一定看的懂。第九,繪圖師最大的目標是把文字完全自廣告中剔除;相反的,撰稿員的想法是用盡冗詞將空間填滿,不留任何插圖的餘地;而負責版面設計的則是居中,過著悲慘的生活,負責整合兩個對立的極端。這三個部門唯一的共同點,是他們都痛恨客戶要求加入折價券、贈品、醜陋的卡通畫及各經銷商一覽表,不僅打散原來完美的設計,對他們個人品味造成傷害,還形成大家的困擾。

************************************************

  告訴英格蘭,告訴全世界;多吃些燕麥;照顧好自己的氣色;不要任何的戰爭;用「陽光」擦亮你的皮鞋;問問你的家庭用品商;小孩子喜歡麥芽糖;準備去會見你的上帝;桶裝的啤酒喝起來才過癮;試試熱狗三明治;嘶嘶將灰塵一掃而盡;給他們元氣碇;史耐克湯最適合成群的朋友共同享用;晨星日報,竭至目前為止最好的報紙;選擇棒棒保護你的利益;使用鼻通停止如雷的鼾聲;採用汽水片給你的腎來一次大掃除;喝鮮能淨化你的血液;在你嬌嫩的皮膚覆蓋羊雪;汽水藥丸讓你活力充沛;飄然把你吹向未來......

  繼續作廣告吧,反正你擺脫不了它!

===============================================

幫應叔叔從師大茉莉拿回來的謀殺專門店系列之一,因為趕著交給書主,這兩天熬夜看完,(更正確的說,百分之八十是昨天「晚上」,早上三點半才「開始」睡。)至於為什麼會淪陷,則是前幾天在看的《四季奇譚》的「夏日的沈淪」裡,一個老師跟太太說他覺得那個偽裝成男孩爺爺的納粹,長的像賽兒西筆下的這個「溫西爵爺」(就是布萊登)。而好死不死的這本書正好就是賽兒西的溫西爵爺,忍不住想知道這傢伙到底長什麼樣子。(後來證明英國人內心推崇的人,總是帶著一股維多利亞式的貴族氣。瀟灑、進退得宜、學識淵博並且充滿魅力。這位先生跟白羅比起來,簡直是個貴公子哥兒。國情大不同,真是太有趣有趣了。:)

這書寫廣告業寫的太有意思又一針見血了。至於誰被殺,怎麼殺,毒品到底又怎麼交易的,老實說,我已經快要開始忘記了。最近重拾一些推理偵探小說的心得是,我喜歡藏故事背後對人性和社會的隱喻,遠勝於到底「案子」長什麼樣子,又是怎麼破的。